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智能科学专家

房建成

2020年06月16日   来源:     

53428

基本信息

姓名 房建成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9 出生地 山东省临沂市
毕业院校 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 毕业时间 1983.07
最高学历 博士 职务/职称 院士/ 教授
研究方向 导航、制导与控制
所在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家简介

房建成,男,1965年9月生,山东省临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英空间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理事长。1983年获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历任宇航学院副院长、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和院长等职务,2015年12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学术兼职

2008.05-至今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

2012.12-至今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2016.05-至今 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

2017.08-至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理事

2017.12-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

2009.01-2013.12国家“973计划”项目“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高精度实时运动成像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2007.01-2012.03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

2012.03-至今 国家“十二五”“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和“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导航定位技术专家组召集人

主要成就

房建成教授长期从事航天器姿态控制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和惯性导航技术领域研究,主持国家(国防)重大和重点项目20余项,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1)。带领的科研团队于2008 年获批“新型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于2011年获批“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并获得两次连续资助。

他指导的博士生和博士后,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3人获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成长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在航天器姿态控制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技术方面:姿态控制惯性执行机构是高分辨率、长寿命遥感卫星平台的核心技术,磁悬浮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是我国新一代航天器姿态稳定和姿态机动急需的新型高精度长寿命惯性执行机构,国外长期严密技术封锁,是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和大型航天器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经过多年持续攻关,他提出了高精度、低功耗磁悬浮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设计理论与方法,攻克了高速磁悬浮转子高精度稳定控制和高可控、低功耗磁轴承设计国际难题,带领科研团队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卫星姿控储能两用飞轮(2006年)和第一台五自由度主动控制磁悬浮飞轮(2012年在实践九号卫星搭载试验成功),以及我国第一台大、中、小型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和国际上第一台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样机,完成了磁悬浮飞轮型号在轨应用试验,开辟了航天器姿态控制惯性执行机构的新方向,使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机载位置姿态测量系统技术方面:机载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是高分辨率航空遥感系统的核心装备,是制约遥感成像精度的瓶颈技术之一。近20年来,房建成教授围绕我国高分辨率航空遥感运动补偿重大难题,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高分专项等项目,突破了捷联惯性测量装置、机载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及集成应用等多项关键技术,先后研制成功用于我国高分辨率航空遥感运动补偿、基于挠性陀螺的第一代机载POS和基于光学陀螺的第二代机载高精度POS,为我国机载X波段干涉SAR成像和机载时空联合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分辨率的大幅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

在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方面:量子精密测量作为量子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量子操控实现对磁场、惯性(角速度和加速度)、重力、时间等物理量的超高精度测量,并可突破传统测量方法的理论极限。他率领团队于200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极弱磁场与超高灵敏惯性测量技术研究;并作为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实验研究装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攻克了SERF(无自旋交换驰豫)态精密调控、超低噪声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国内第一套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实验研究装置和超高灵敏惯性测量装置,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的灵敏度。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SERF原子自旋陀螺仪原理样机,实现了国际前沿水平的漂移指标。他在国内开辟了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新方向。

在高速高能量密度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方面:超高真空系统是我国尖端科学仪器、国防领域核心器件、高技术产业工艺装备研制必不可少的关键仪器设备,是制约其整体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瓶颈。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高真空大抽速磁悬浮复合分子泵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提出了变叶片截面/倾角的多级复合转子设计方法,攻克了大抽速和超高真空两类指标兼顾的难题,实现了超高速多级柔性叶片的高稳定度控制,研制成功超高真空和大抽速两类磁悬浮复合分子泵,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最好水平。他又带领团队,瞄准节能减排及高端装备制造的国家重大需求,突破了高速高能量密度磁悬浮电机多物理场设计、大功率高速高效永磁电机设计及无位置驱动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国内转速最高和功率最大的系列化磁悬浮永磁电机,为未来性能更优越的磁悬浮鼓风机和压缩机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房建成教授志存高远、心系祖国,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祖国国防、经济建设;他坚持不懈,打破国际封锁为我国研制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他言传身教,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带出一支敢打敢拼、创新型的研究团队;他勇于创新,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他谦和质朴,吃苦耐劳,始终以“永不停转”的陀螺精神实践着对党、对科学事业的坚持、对人生的崇高追求!

获得奖项

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

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01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2006年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

2007年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7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获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

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组织机构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奖励资质